皮膚上的墨痣與皮膚癌有什麼關係呢?有什麼常見的皮膚癌?如何辨認?


很多時候皮膚癌的表徵,跟一般的墨痣分別不會很大。但是在經驗醫生的眼中就可以分辨到良性與惡性。有臨床研究顯示,身體上的黑色墨痣越多,患上黑色素瘤的機會就越大。這和遺傳,及基因都有關係。

香港常見的皮膚癌有三種。最常見的是基底細胞皮膚癌。 第二常見的是鱗狀細胞皮膚癌第三種最看見,就是黑色素瘤。大家最常聽到的「A B C D E」口訣去辨認皮膚癌,只能辨認出最罕見的黑色瘤。

一般人以為只有黑色瘤是黑色的,而基底細胞皮膚癌及鱗狀細胞皮膚都不是黑色的,所以不會跟普通皮膚墨痣混淆。但事實並非這樣。所有皮膚癌都可以是黑色的。看上去可以和普通墨痣一樣。

現在我們看看這三類皮膚癌的特徵。

1. 基底細胞皮膚癌症狀:腫瘤外表的圓潤光亮半透明,以及有細小的微血管。在白種人的皮膚裡,腫塊可能呈現珍珠白或粉紅色。在黃種人或深色皮膚的人種,這半透明的腫塊可能呈現棕色或亮黑色。在任何顏色的皮膚都可見細微血管,但這些血管在棕色和黑色皮膚上可能很難察覺。這種腫塊可能引發出血和結疤。有時候腫塊邊界略微凸起且為半透明狀。

(以下五幅照片就是基底細胞皮膚癌案例,在香港非常常見,可見它與我們常見的墨痣的外觀分別不會很大,需要小心辨認清楚)

2. 鱗狀細胞皮膚癌的症狀:紅色硬結節伴有鱗狀痂的扁平瘡,舊疤或潰瘍上的新生瘡或突起區域,若沒有出血,可能會呈咖啡色的突起結痂。嘴唇上的不平鱗狀斑塊,可能發展為開放性瘡口,口內紅色瘡或不平斑塊,肛門上或肛門內或生殖器上的紅色突起斑塊或肉疣樣瘡。

(以下照片就是鱗狀細胞皮膚癌案例)

3. 黑色素瘤皮膚癌:使用「A B C D E」口訣,去幫助自己快速初步診斷。A 代表形狀不對稱。例如兩半看起來截然不同。B 代表邊界不規則。呈不規則、鋸齒形或扇形邊界。C 代表顏色變化。多色或顏色不均的生長。D 代表直徑。大於約 6 毫米的痣的新生長。E 代表演化。隨著時間而發生的變化,例如痣的大小或顏色或形狀的變化。痣也可能演化出新的徵兆和症狀,包括發癢或出血。當然,還有其他比較少見的皮膚癌,例如T淋巴細胞皮膚癌, B淋巴細胞皮膚癌,轉移性皮膚癌等等,此處就不詳細討論了。總括來說,所有皮膚癌的初期症狀甚至乎後期症狀,有時候跟一粒普通的墨痣是沒有分別的。所以如果不肯定,務必找一位有經驗的醫生去做一個詳細的檢查,有需要的時候做一個皮膚切片化驗,以確定有沒有癌細胞。

(以下圖片就是黑色素瘤皮膚癌)

總結:除去身上任何一粒墨痣之前必須先找醫生診斷,在確認為良性之後,才可以以美容方法(包括激光)去除,否則必須將之以手術切除,並送交化驗。非專業脫墨,可能會把皮膚癌當一般墨痣那樣脫掉,這樣就後果堪虞。

The content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skin cancer (ie. Basal cell carcinom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malignant melanoma),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ortance of seeking professional diagnosis before removing any mole. It also includes relevant images for illustration.

It raises awareness about skin cancer. It highlights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skin cancer and normal moles,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proper identification/diagnosis through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skin biopsy.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